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白云生处有人家 ——大瑶山考察笔记

来源:人口与经济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2-1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某天一位前辈打电话给我:“我准备去贺州大瑶山看一个婚礼,你有兴趣吗?”说实话我没什么兴趣,但碍于这位前辈在年龄上居长,在学术上又是提携者,我不好直接拒绝。她见我不回

某天一位前辈打电话给我:“我准备去贺州大瑶山看一个婚礼,你有兴趣吗?”说实话我没什么兴趣,但碍于这位前辈在年龄上居长,在学术上又是提携者,我不好直接拒绝。她见我不回答,诱哄道:“那里是摆长桌宴的哦,而且所有人都穿民族服装,彻夜唱歌喝酒。”我心动了,就答应了她。

我们要去的是一个叫大冷水的村子,里面居住着土瑶人,属于瑶族的一个小小支系,人口很少,只有六千多人。据说他们在当地定居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,但语言和文化都保存得非常完好,也很有特色,所以我们才计划跑这一趟,希望能收集些有意思的东西。

坐动车到贺州市再搭汽车到沙田镇,然后进山。山里刚修好水泥路没多久,窄窄的一条,蛇一样穿山过岭。没有公车,村里派了两个小伙子骑摩托车来接。迎着风一路上行,山风猎猎,半路还下起了雨,山岚升起,白雾蒸腾,连绵群山被掩映在云雾之间,近处的人家、远处的茶园、高山密林,全都若隐若现。行了约一个小时,到了一处山窝,瑶乡就坐落在这个地方。到了主人家,一下来就受到热情招待,有两位美丽的姑娘上来敬茶,热呼呼地喝下去,一路风霜都消融了。

土瑶村寨“大冷水”一角

主人家是新建的砖房,室内陈设虽简陋却收拾得整整齐齐,显见日子过得精心。堂屋靠墙依旧习摆着神龛,供着祖先神位。房间的格局是两室一厅,另有杂物间。门前搭着棚子,许多乡亲在外面忙碌,半扇猪肉和排骨在条案上被剁成块,几个大灶燃烧着熊熊的大火,锅里冒着热气,不知道在煮什么。另有一群女人蹲在一边洗菜洗碗,干得热火朝天。我问一位劳作的姐姐,是否这家亲戚?她说不是,是住在隔壁的邻居,因为主人家有喜事所以前来帮忙,干活、接待,甚至出山外接送客人,都是乡亲们来做,主人家是不用做事的。我又问是否给酬劳?说没有这回事,邻里之间帮忙是应当的,以后自家有事,别家也会来帮忙。我觉得这种传统互助方式十分值得称道,既能让主人家省去一大笔花费,又能促进邻里关系,增进感情。想来瑶族人在历史上漫长的迁徙过程中,都是这样相互依靠、相互搀扶着走过的,到了如今,虽然安居乐业,仍旧沿用传统习俗,团结互助,没有掺入金钱和利益的观念。

我注意到主人家并没有贴对联、放鞭炮、挂红灯笼,没有半点喜气,一问才知道,原来土瑶人嫁女是不兴这一套的。又问及聘礼及嫁妆,金额很少,既不攀比也不奢华,只是个形式,父母也没有趁机向男方狮子大开口。我又去看贴在大门口的红纸,上面写着客人的礼金,都是几十元,没有趁喜事大肆敛财。由此看来,土瑶的婚礼十分简朴。

我们在村里逛了逛,发现村子的房子都是错落地依山而建,由低到高,谷底是一条小溪潺潺而过,几位女人在溪边洗衣服,溪水清澈,两只肥壮的大鹅在路上悠闲地漫步。房子大多都是水泥砖房,看得出来都很新,显见是近几年的成果,老旧的房子几乎看不见了,要知道在山里建房子,光材料运送就是一大笔开销,成本可比在镇上贵多了,可见这些年,瑶乡的经济确实是发展很快。

倒是在一处山坡上看到了传说中的瑶族的谷仓。那谷仓约十来平米,全由木头所建,四面封闭,离地一尺,脚下由几根柱子支撑。我站在旁边瞄了瞄,心想如果我是耗子野兽之属,定然无法下嘴——实在是不留一丝缝隙。这是瑶族人传统的储存之法,将粮食存在离家远处或村头村尾,远离宅居,免了火灾,又四面封闭,防虫防鼠防潮,至于防盗,这是不需考量的。我曾在资料上读过关于瑶族粮仓的记载,说瑶寨风气淳朴清正,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乡规乡约,鲜有鸡鸣狗盗之辈,真正是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,在山上见到蜂窝或菌群,一时无法带回,插一根树枝表明这物有主,别人见了再不会去拿,故而粮仓离家而建,完全不需主人看护——只因瑶乡无盗。

土瑶新郎新娘

新郎新娘与家人

看见路旁一户人家正开着门,我们征得同意,走了进去。家里只有一对七十来岁的老夫妻,身体硬朗,不大会说普通话,但也热情地招呼我们,我们进到他家厨房,看到许多有趣的东西。例如背篓、挎刀、装粮食的大竹筐——这些东西都充满了瑶山人作为一个游耕民族的传统记忆,还看见了旱稻——这是我第一次见旱稻,颗粒比普通的稻谷要小一些扁一些,外壳呈暗红色。后来在另外一户人家里,我们有幸吃到了旱糯稻做的糍粑,撒了芝麻,放在热油锅里煎得焦香,又香又糯又有嚼劲儿,吃第一口的时候我的嘴被粘住了,费了好大劲才张开,满口米香和油香,令人心花怒放。这旱稻十分饱人,我只吃了一块,午饭都没有吃几口。旱稻是从前瑶寨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,因山上地少,粮食收入就少,这种耐饥顶饿的食物,是上天对瑶族人苦难生活的补偿,陪伴他们度过了许多艰苦岁月,因此瑶族人对它特别有感情,就像我们看见的老夫妻家的稻子,已经在谷桶里珍藏了十几年,不能吃了,也舍不得扔掉。

文章来源:《人口与经济》 网址: http://www.rkyjj.cn/qikandaodu/2021/0219/855.html



上一篇:民国时期国人游记中的新疆边疆危机
下一篇:烽火中的画意诗情——芦芒的军旅生涯与艺术人

人口与经济投稿 | 人口与经济编辑部| 人口与经济版面费 | 人口与经济论文发表 | 人口与经济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人口与经济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